2021-10-19
閱覽人數: 2254

自體與異體CAR-T抗癌技術比較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利用免疫治療手法來攻克腫瘤,一直是免疫學在轉化醫學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一系列的免疫治療方法陸續進入臨床,其中以嵌合抗原受體T细胞(CAR-T細胞療法)治療為代表的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在白血病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重大的技術土坯。

CAR是一種基因工程技術製造的人工受體分子,它可以賦予免疫效應細胞(如T淋巴細胞)針對某個靶點抗原表位的特異性,從而增强T淋巴細胞識別抗原信號與活化的功能。作爲創新性的免疫治療技術,CAR-T細胞療法從誕生之初就展現了超高的初次緩解率,大多數接受治療的晚期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都可以達到有效的緩解率,高達90%或以上。

目前,CAR-T療法的研究方向主要分為自體CAR-T和異體CAR-T兩大技術,而其中自體CAR-T技術較爲成熟,譬如美國已有數款療法獲批上市。自體CAR-T的原理為醫生需要從患者外周血中取出T細胞,然後通過體外基因工程在T細胞表面表達針對癌症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AR),然後將增殖後的細胞輸回患者體內。同時,患者亦須接受預處理化療,通常醫生會使用環磷酰胺或氟達拉濱等化療藥物來減低排斥反應,以提高療效。自體CAR-T的最大優勢就有效性較高、排斥反應較低、無道德倫理問題等。但缺點卻是價格昂貴(20至50萬美金)、耗時長久(製備時間至少2至3周),甚至部分患者因身體情況,導致無法自身提供足夠的T細胞也是障礙之一。

於是,近年不少研究便轉向異體CAR-T技術。異體CAR-T細胞是使用同種異體來源或是從iPSC來源的T細胞制備而成的CAR-T細胞,又被稱為“現貨”(off-the-shelf)和通用型。通常情況下,是從健康的捐贈者體內收集T細胞或直接使用幹細胞來源的T細胞,然後經過基因工程消除引起免疫排斥的基因以及裝載CAR。異體CAR-T的優勢是價格相對便宜、時間便捷、更容易重復治療或解決抗藥性問題。但是異體CAR-T同樣也有缺點,分別是異體細胞有機會對宿主進行攻擊,副作用比例和嚴重程度較高,而且療效暫時不及自體CAR-T。

目前,全球不同藥監部門已經審批了多達300個以上的CAR-T細胞治療臨床實驗項目,部分產品已上市生產。暫時而言,自體CAR-T的臨床表現較佳,但是異體CAR-T通過更多研究,將來有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我們相信在全球衆多科學家及學者的研究下,生物技術應可持續不斷突破,癌症或許終有一天會變成“可治之症”。

作者洪龍荃,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中原博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