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股價而走向破產的公司 - 中原博立
因為股價而走向破產的公司

因為股價而走向破產的公司

作為投資者,我們總是想找到成功的企業去進行投資,因此在篩選公司時不會故意去找一些經營狀況看起來很糟糕的公司去研究。但是除了了解什麼因素會導致一個企業成功,也需要研究有什麼因素會導致企業失敗。因為有時候成功不一定是因為做對了很多事情,而是因為避免了很多錯誤。<<大企業為什麼倒閉>>這本書就是介紹一些企業如何蓬勃發展然後再走向倒閉的案例,很值得一看。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美國世界通訊公司(WorldCom)的經典案例,看一間公司是如何為了股價而走向破產。

這間公司的時代背景是這樣的:美國在90年代末的通信事業帶來巨大的商機,盛傳「新經濟理論」:提出未來IT產業前途不可限量,會持續帶動美國經濟成長。WorldCom創辦人更表示每三個月資訊通信量就會倍增,整個美國社會都對IT產業抱著樂觀預期,連沒有獲利的IT企業都被押注大量資金,釀成網絡泡沫。

WorldCom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其會計醜聞。而作者就講述了會計造假其實並非最根本的原因,而是公司的戰略方針本身就是脆弱的。WorldCom的戰略是搶下大量的基礎設施,以最快的速度收購既有的通信網絡去獨佔消費者。當時它用其他競爭對手做不到的方式去收購壯大自己:一般收購需要擁有大量現金,當時通信行業投入的成本所賺取的利潤並不足以應付收購,於是除了借貸融資,WorldCom還不斷透過描繪美好的前景去抬高自己的股價,然後用自己的股份去收購相對便宜的對手股份。市場期待收購帶來的協同效應,繼續推高WorldCom的股價,然後WorldCom又可以繼續進行收購。

WorldCom在全球進行光纖設備投資,然而不單止WorldCom自身,整個美國通信行業在1996年至2000年間合共用了數千億美元在光纖設備投資上,最終導致投資總量遠遠超出美國需求量,後來泡沫開始破裂,WorldCom無法再描畫美好前景以影響股價。另一方面,已處於行業規模第二的WorldCom有意收購規模第三的Sprint,因有違反壟斷法的嫌疑而被駁回,市場的期望落空導致WorldCom股價一落千丈。最後由於股價這個激勵因子以及需要取得融資以應付龐大的債務利息,財務總監鋌而走險去粉飾會計報表虛報盈利,終於公司走向了破產的結局。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公司的企業營運離不開對「股價」的依賴。然而股價實際上更大程度上是不可控制的,受著多種外部條件因素影響。這個戰略方針是脆弱的原因,在於公司戰略要成功,股價只能夠不斷上升,而不能夠下跌。在正常情況下,股價下跌本身是不會導致企業經營出問題的,但是WorldCom的策略等同把企業的命運和難以控制的股價連在一起,把自己放到危險的境地之中。引用投資界的術語,就是缺乏了安全邊際。

卓穎姿,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研究團隊/中原資產管理分析員
執筆之時,博立客戶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中原博立

「博立」品牌,由兩位知名及經驗豐富的投資總監 - Michael Kan 簡志健 和 Larry Hung 洪龍荃共同創立。他們除以價值投資為基礎,更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及增長潛力,致力發掘可持續增長且有機會被重估價值的公司。他們非常重視公司質素,勤於公司專訪,深信投資決策應該根據基本研究及分析而決定。他們也極其重視風險控制及操作紀律,投資風格經歷多年實戰的驗證,長綫回報傲人。

中原「博立」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中原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