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1995年開始投資股票,一步一腳印,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2010年歐債危機、2015年港股大時代、2020年因新冠肺炎引致的資金鏈斷裂等風風雨雨,還慶幸總算屹立不倒,因為我明白在投資市場能夠生存下來才是硬道理,而投資策略可以持續發展並進化,則需相信變幻才是永恒,不可一本通書睇到老,不斷增值,與時並進。
經過多年學習及蛻變,我現在相信長期投資優質增長型公司,多年來才是大部份股票市場贏家的核心思維,無論是舊派股神巴菲特眼中的穩健型增長公司,還是新派Cathie Wood眼中的改變世界型增長公司,分別主要是速度,但皆可藉業績持續增長穿越牛熊,若果時機不合時於牛市以較高估值買入公司股票,縱使未有在熊市時以較低估值加持,但隨著公司業績增長,估值得到提升,股價仍可浮上水面,時間永遠是優質增長股的朋友。當然,最理想是可以避免這種尷尬情況,浪費時間價值,因此我們需要懂得計算一間公司的合理估值,盡量避免在不合理的情況下買入這間公司的股票。
我們沒有能力操控整個投資市場的氣氛,因為這是海量資金才可做到,或是大國政策才有足夠影響力,可是不少投資者偏愛憑著氣氛去做買賣決定,或認為自己可以掌握到股價短期波動的韻律,去估算整體市場資金短期的舉動,有時順利時可以如魚得水,不順利時便很容易變得乾溏。投資股票二十多年,實在見得太多升市時興高采烈,但跌市時無以為繼的例子,時間並不是這些投資者的朋友。
只懂跟買ARK所投資股票,而不懂所投資公司究竟在幹什麼,失敗只是時間的問題,過往市場實在出現不少成為大眾模範的例子,以前的巴郡及惠理基金,近年的Hillhouse及ARK,模式及結果也大同小異,因為他們在投資公司,對所投資的公司認識很深,有信念在公司仍符合增長條件及股價不過份地高過合理估值下持有其股票,不會受到短期股價波動的影響而沽出股票,可是跟投的投資者,因為不認識所買入的公司,沒有足夠的信念,因此當股價下跌較多時,便怕得立刻沽出,其後公司股價隨業績增長而再踏升途,已和他們沒有關係,君不見很多投資者都說以前曾在騰訊(700)什麼價位賺過錢,但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買入,可是事實上從騰訊賺得最多錢的方法,是多年一直持有不放。又有一些投資者認為自己有高沽低買的能力,很多時卻是高估了自己的心理質素,當股價處下降軌越跌越低時,因為他們對此公司未有建立信念,從那來有信心逆心理而去買入,越跌越怕越不敢買才是真像。
就算增長股有多優質,股價也不會只升不跌,持有一間公司的信心,並非源自其股價上升,而是其業績如預期般持續增長。投資者決定買入或賣出一間公司,不是因股價升幅或跌幅多少,而是應該看其股價離估值的距離,或此公司是否已經仍然符合優質增長股的條件。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騰訊(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