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投資的經驗之談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 中原博立
熊市投資的經驗之談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熊市投資的經驗之談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全球主要股市指數(以美元計)自去年高位大幅回調,中港美股市中,不少股票股價期間下跌超過50%,加上不明朗因素接二連三出現,現時仍然揮之不去,可算基本附合熊市的定義。

有一個長期(超過30年)平均回報理想的長倉基金,其基金經理曾說過:「要在熊市取得成功,你只需做一個買家。當你買入一隻股票時,股價繼續下跌是熊市時的正常情況,直至某一時點便會轉為上升。在熊市時買入的股票,所產生的內部回報率(IRR)往往是最高的。」

這個分享為豐富經驗之談,絕對值得重視,不過要執行起來卻非字面所表達那樣簡單。首先,買入的股票需要是擁有優秀生意的優質公司,可以順利過渡經濟不景氣,甚至於汰弱留強後變得更強;另外,首次買入時估值也需要便宜,估值基準也需考慮經濟較差時的狀況;還有,因為需有心理準備股價越買越跌,投資者要有長線投資思維,不會受股價短期波動影響,而動用於熊市吸納股票的資金需預算被縛一段時間,不會因此影響平日生活所需。

在熊市中買入股票,就如火中取栗,大部分投資者不會冒這個險,選擇靜觀其變,不過就是因為不願冒險,所以他們不會在跌市底部時入市,因為那時壞消息充斥,會認為仍未跌完;也不會在跌市底部反彈一段短時間後入市,因為那時仍認為市場上的好消息將一瞬即逝,大市還會再跌並見雙底,甚至試新低;亦不會在跌市底部反彈一段長時間後入市,因為那時會認為已錯過最好的入市時機,股價相對底部已升了不少,將再升乏力並回調。

以上提及的三種擔心,現實上有時會真的出現,有時卻不會出現,但機會出現時便往往一去不復返。如現時恒生指數自5月低位反彈約15%,會繼續上升,還是回落再試低位,身在其中時根本是一片迷霧,市場上亦有不同對立的意見,往往事後才會一清二楚,所以能夠在熊市中買入股票,心理質素及紀律才是最重要。

根據多年觀察所得,選擇靜觀其變,不願冒險在熊市時買入股票的投資者何時才會重新買入股票?往往是在牛市中後段,大家也放開戒心,認為風險較低時才會再次進場,不過事實上,這往往會是風險較高較大的時候。

回想十多年前的金融海嘯,恒生指數由2007年10月的32000點跌至2008年10月的10700點,一年跌幅達67%,相信現時不少投資者也未經歴過,卻是一個很好的試煉,可以幫助提升投資水平到另一層次。當時我在恒生指數跌至18000點時也因市況不明朗而停止吸納股票,維持組合五成持股的進可攻退可守狀況,直至恒生指數由低位回升至14000點才再次累積股票。那時美國量化寬鬆(QE)已推出,但市場仍半信半疑,有些更認為QE會拖垮全球經濟,股市將再試低位,所以在此水平開始分段買入股票,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紀律性,及對股票可以回歸真正價值的信任。根據我的觀察,不少投資者要待形勢塵埃落定,普遍認同QE有正面效用時才再重新投入股市,那時恒生指數已升至21000至22000點,而接著五年也於此水平上下徘徊。若果自己計過數,在自己可以承受的投資風險及理財考慮下,熊市累績股票其實是一個中長期跑贏大市的好方法。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中原博立

「博立」品牌,由兩位知名及經驗豐富的投資總監 - Michael Kan 簡志健 和 Larry Hung 洪龍荃共同創立。他們除以價值投資為基礎,更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及增長潛力,致力發掘可持續增長且有機會被重估價值的公司。他們非常重視公司質素,勤於公司專訪,深信投資決策應該根據基本研究及分析而決定。他們也極其重視風險控制及操作紀律,投資風格經歷多年實戰的驗證,長綫回報傲人。

中原「博立」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