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和LEGO都是比較有趣的商業案例,其中原因在於兩者其實都不容易找到真正意義上可以與之比較的公司,有其獨特的基因在裡面。這兩間公司所在的行業不像同質化的商品行業那樣,比拼的是資源和效率,也不像物流運輸那樣,比拼的是網絡覆蓋度和運送速度,也不像汽車經銷那樣,比拼的是品牌選擇和週轉速度,這些行業同業間很容易就可以互相比較。但是實際上任天堂和LEGO這兩間公司面臨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因為本質都是提供娛樂,而能提供娛樂的公司實在太多了,先不說電腦和手機遊戲公司,連提供影視娛樂體驗的Netflix也可以是競爭對手。這兩間公司的獨特之處在於,經歷了2000年代電腦、以及2010年代智能手機的普及,但是仍然生存屹立至今。
以任天堂的例子來說,任天堂就經常遇到過關於遊戲畫質不合格,功能和設計跟時代脫節的評論。但翻看任天堂的年報,就提到過目標消費者是全年齡向的受眾,而不是專業遊戲玩家,主力休閒的本地多人遊戲,玩的不是畫面也不是劇情。比較經典的例子會是「動物森友會」,就吸引了不少女生和長輩去玩,任天堂的遊戲都是門檻比較低,適合朋友和親戚一起玩的。而硬件和軟件之間的配合也提升了遊戲體驗,例如RingFit也是一個例子。甚至舊IP能夠融入新的玩法,穿越時間數十年的Mario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可能沒多少人玩紅白機,但是還是會有不少人在玩Mario的遊戲。任天堂的競爭優勢從來不是在最高清的畫質、最專業的設計,而是遊戲內容和體驗。
而LEGO的話,曾經也陷入過困境,也主要是數位化玩具以及影音娛樂的興起,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走了。LEGO也曾經推出過數位化的產品,甚至嘗試多元化發展,包括延伸手錶、出版業以及其他生活方式的領域,但這反而使得主營業務失焦,虧損規模持續擴大。後來聘用了新的營運總裁,意識到LEGO再起必須回歸核心,於是精簡了多元化的業務,重新以產品的核心價值,即從無到有的那種建築樂趣,才走出陰霾。LEGO的競爭優勢在於組合體驗 (building experience),亦建造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語言(積木)和玩樂系統。
這兩個案例的啟示在於,想要實現長青,回歸到自己最擅長的東西、找回自己的獨特性有時會是相對比較合適的做法,這兩間公司當初如果選擇的是隨波逐流、看到當刻興起做什麼就轉過去做什麼,甚至多元化發展,反而有可能已經沒落了。最終還是要儘量找回自己的核心。
卓穎姿,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研究團隊/中原資產管理高級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