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的行情會何時結束?(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 中原博立
中特估的行情會何時結束?(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中特估的行情會何時結束?(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今年中港股票的表現不一,其中最主要的分野是源自於「中特估」佔基金持貨比例之高低。「中特估」,全稱「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該概念是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於去年11月提出,要求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需深刻認識中國的市場體制機制,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的適用場景,簡而言之是「國企股估值偏低,需要被重估」。

執筆之時,一份關於參加「發現央企投資價值促進央企估值回歸」業務交流會暨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宣介會的邀請函在市場上流傳,其中交易所更派代表參加會議,進一步點燃市場情緒。作為投資者,我們下一個關鍵問題是「行情究竟會甚麼時候走完呢?」

在我們嘗試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嘗試探索這次國企估值重估的背後邏輯,是否真的單純因為監管機構的喊話便成?我們認為中特估的出現是有其確實支撐因素:第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宏觀環境不明朗,加上中國利率在走低,變相提升了高股息股票的吸引力。第二,中特估涵蓋的股票大部分處於行業壟斷地位,能夠提供穩定業績和分紅。當國資委提出國企要訂立財務指標方面的要求,特別是股東回報率(ROE),也意味著經營效率會繼續提升,業績進一步改善,提升估值。第三,當前國企大部分估值確實偏低,港股中央企貢獻了近70%利潤,但市值僅佔41%。第四,國企有機會進行資本運作,尤其是實現股權激勵,對短期經營業績有支持作用。

其次,我們應嘗試理解為何國家要發動是次重估。財政部和社保基金是中特估股份的主要持有人,其次是保險公司的資金。當中特估股份的股價上升,相信可以有效地修補財政部和社保基金的資產負債表。至於這次中特估行情甚麼時候結束,沒有人能夠說得準,但是觀乎市場大部分基金持有的比例還不高,而且零售投資者的參與度也一般,而接著我們應該會陸續看到市場上出現更多相關概念的ETF及基金產品出臺,將有機會進一步帶來更多資金流入。但一旦我們看到國企開始供股、配股頻現,這可能反映了這次的重估應該接近尾聲,届時便要小心,有隨時下車的準備。

作者洪龍荃,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中原博立

「博立」品牌,由兩位知名及經驗豐富的投資總監 - Michael Kan 簡志健 和 Larry Hung 洪龍荃共同創立。他們除以價值投資為基礎,更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及增長潛力,致力發掘可持續增長且有機會被重估價值的公司。他們非常重視公司質素,勤於公司專訪,深信投資決策應該根據基本研究及分析而決定。他們也極其重視風險控制及操作紀律,投資風格經歷多年實戰的驗證,長綫回報傲人。

中原「博立」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中原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