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寫了一篇文章關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爭白熱化時期理想汽車比較獨特的地方(按此重溫),但是還是了解得比較淺層。例如先前提及理想汽車的產品定位很清晰就是針對家庭用戶推出的中大型SUV,但是裡面的具體細節沒有著墨太多。最近正在閱讀創辦人李想的<<產品實戰16講>>,了解更多理想汽車對於用戶需求具備的洞察力,明白到其現階段的脫穎而出並不完全是偶然。
理想汽車會讓產品團隊獲得跨領域的知識和數據,因此在人口數據、社會學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的研究費用。如果把研究資源傾斜在汽車領域和科技領域,也許會有較多技術或功能上的創新,但的確偶爾也需要想一下創新背後的真正意義。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創新而創新,但是忘了用戶其實是否真的有那些需求,所以做產品不能只在自己角度想要創新而出發,一定要從用戶角度出發。理想汽車推出的家庭用車的創新其實並不完全是真的一些創新的東西:雪櫃、大屏幕、梳化這些比較廣為人知,把車內的空間變成家裡的客廳。理想汽車就是根據用戶高頻率的使用場景而決定不同的細節,另外還包括考慮到關門時不吵到正在睡覺的孩子,而採用先前大多數豪華轎車才具備的靜音電索門;考慮到乘客下車時會經常有機會碰撞到,而在中間第二排的座位採用單邊扶手而非雙邊扶手;考慮到家庭用戶經常有長途的需求而當時充電技術未完善,因此在較早階段採用增程技術而非純電。還有對外放電的功能,使用戶能夠在家庭戶外露營的時候使用氣炸鍋、迷你電磁爐等。
有些創新不是用戶必需的,甚至有機會帶來更多的麻煩。用戶喜歡這個概念,也不代表這是其真正的需求。我們很多時候以為自己喜歡一樣新的東西,但只不過是基於其優點或新鮮感,直至長時間體驗了這個東西感受到缺點後,才會回到現實層面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或喜歡。例如沒有遮陽廉的全景玻璃天幕就很新很酷,幻想一下晚上透過全景天幕觀賞星星的確會很美好,只是夏天的中午真的會很曬,即使說是有防紫外線的功能。而且玻璃會在暴曬下溫度飆升,並傳熱至下方。因此理想選擇非全景的玻璃天幕,配上普通的物理遮陽廉。又例如電動車的優點之一加速性能,可以提高駕駛感和操控性。只是對於家庭用戶而言車子裡可能還有老人家或孩子,過高的加速性能真的未必有什麼作用,反而可能會造成不適,所以理想汽車也願意為了加大汽車的空間而稍為犠牲了這個優點。
閱讀李想分享的過程中也再次提醒了自己投資時的一些重要理念:例如要重視跨學科知識的學習、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等等。李想和他的團隊本身都有家庭,因此更能夠明白家庭用戶所需要的東西,對他們起到不少幫助。李想的分享不會是必勝公式,例如他也有提及曾經有個國際知名的品牌推出的產品和理想ONE的定位很相似,使他非常擔心,但因為對手定價上的選擇不同而最終錯開了競爭,這個他認為是一種運氣。他的分享價值在於他的思路、做了什麼以提高贏的概率,因此仍然有相當的學習意義。
卓穎姿,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研究團隊/中原資產管理分析員
執筆之時,中原博立新世代增長基金持有持有Li Aut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