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建滔集團(148)思考宏觀經濟及商業模式 - 中原博立
透過建滔集團(148)思考宏觀經濟及商業模式

透過建滔集團(148)思考宏觀經濟及商業模式

經過這幾年港股艱難的熊市,有許多投資者汲取到的教訓是投資不可以不看宏觀經濟。筆者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按此重溫 ),就著宏觀經濟重不重要給出了答案:宏觀經濟重要,但不可知。如果單憑對宏觀經濟的預測去作出對某個企業的買賣決定,有可能會在某個環節出現錯誤。過去一段時間,我們也能夠看到一些在宏觀經濟疲弱的情況下活得不錯的企業,而這些企業並非都只是受惠宏觀經濟疲弱這個單一因素,甚至其實可能與這個因素無太大關係。當然對於某些具體企業而言,利潤確實基本上很受制於整體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例如建滔集團(148)。

筆者看過很多市場對不同公司收入及盈利的預測,很多均是屬於線性推斷業績增長,即預計未來平均每年按某個百分比增長。確實一些收入和利潤率相對比較穩健的企業是可以嘗試去這樣預測。但是筆者相信再偉大的投資者,也不太可能會站在2021年初的時點,預測到建滔集團2021年的營業利潤會是大約150億元,然後營業利潤會在2023年降至大約40億元。而如此難以預測的原因,其實最終還是需要回到商業模式去思考。

建滔集團的業務包括銷售化工產品、覆銅面板、印刷電路板 (PCB)、以及物業,除此之外還有租金收入、債務或股權投資等等。由於業務比較繁複,在此先撇除物業及債券股票投資這部分的業務,拿取對利潤貢獻最大的核心業務,即化工產品、覆銅面板及印刷電路板的業務去討論,這3個業務各自佔建滔2023年收入的30%左右,收入大部分來自中國。覆銅面板是印刷電路板製造中的重要基本材料,建滔集團以覆銅面板業務起家,成立至今發展上游原材料包括銅箔、玻璃紗、漂白木漿紙及環氧樹脂等的生產,同時亦透過收購向下游印刷電路板的生產延伸。

2021年覆銅面板業務成了建滔的金蛋。根據年報附註中提供的分部業績利潤數據,2021年覆銅面板業務達到83億元港幣,對應的營業利潤率是34.2%,但是2023年回落至約16億港幣,營業利潤率是11.4%;而化工產品2021年的營業利潤為40億港幣,對應利潤率26.1%,2023年回落至約6億港幣,對應利潤率5.7%。管理層在年報中也解釋到,覆銅面板方面由於2021年的供不應求,導致大量業界同行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產從而增加市場供應,後來發展至2022年電子行業需求下滑,供過於求使得銷量及單價均下跌。化工產品單價亦從高位回落,影響化工部門整體表現。印刷電路板會好一點,營業利潤相較前面兩個業務抗週期。

建滔積層板2006年招股書已經提及過,覆銅面板需求主要由印刷電路板和電子產品之需求帶動,容易受行業產能和產出水平之變動地區和全球經濟狀況之週期變動消費者需求變動所影響。從表面資料來看,化工產品、覆銅面板的商品屬性相當強,價格特徵與許多其他大宗商品無太大差異。而建滔顯然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而我們也可以由此推斷,建滔在這類產品方面與同行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化。而之所以有一個如此波動的利潤率,除了銷售價格的波動對毛利率影響顯著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其餘成本包括廠房的折舊、分銷成本、員工成本均是偏向非可變成本屬性,營運槓桿顯著。

這當然不是說建滔集團什麼都不做,只是隨著週期大起大落的公司,這只是基於業績驅動因素層面而言。以覆銅面板業務為例,根據建滔積層板2006年招股書的行業概覽提供的數據,當時建滔的全球市佔率是10%,而從後來電子行業研究機構Prismark披露的行業數據可看到,建滔全球市佔率提升至2021年的17%。從這點可以看見,建滔在行業內仍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長期而言也提升了在行業的地位。只是如果單從過往數年的業績來看,也會看見業績不可控制的程度是非常高的,較難判斷好的時候有多好,差的時候可以有多差。分析這類型企業的話,最終就會很難不回到宏觀層面去討論。

卓穎姿,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研究團隊/中原資產管理高級分析員
執筆之時,博立客戶持有建滔集團(148)

中原博立

「博立」品牌,由兩位知名及經驗豐富的投資總監 - Michael Kan 簡志健 和 Larry Hung 洪龍荃共同創立。他們除以價值投資為基礎,更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及增長潛力,致力發掘可持續增長且有機會被重估價值的公司。他們非常重視公司質素,勤於公司專訪,深信投資決策應該根據基本研究及分析而決定。他們也極其重視風險控制及操作紀律,投資風格經歷多年實戰的驗證,長綫回報傲人。

中原「博立」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