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阅览人数: 3405

(繁) 長線投資比把握時機更重要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繁) 翻查過去20年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有16次明顯回調,最嚴重一次無疑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歷時約一年,跌幅超過70%。因為我們認為現在並非處於如金融海嘯般級數的危機,可以主要看其後較明顯的三個回調時段,包括當時市場也非常擔心的「港股大時代」泡沫爆破疊加人民幣貶值(2015年)、美國加息收水及貿易戰(2018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資金鏈斷裂(2020年),每次平均回調幅度約30%,現時身處的源於中國監管風暴的回調,已歷時半年,跌幅超過30%,皆比前三次多。有趣的是,基本上過去20年的16次中資股明顯下跌後,其後1年期、3年期及5年期的回報均是正數,而且回報同時也是超卓的。我們手上沒有水晶球,並不能準確地預測是次股市最終將會何時見底,但根據歷史經驗,市場短期的不理性,可以為長線投資製造不錯的機會。

Amazon上市至今,曾經遇過不少次的經濟危機、政府反壟斷監管、市場競爭加劇、新推出產品/服務失敗、業績不似預期等,股價每次也會回調不少,不過長期看仍能穿越牛熊,回報以千倍計。因此,在股市長期波動下,我們認為最好的投資策略是長線投資優質增長股,並耐心以 3 至 5 年來衡量表現。

歷史告訴我們,大部份財富其實只由少數優質企業創造,根據統計資料,於1926年至2016年間,美國股票市場全部財富只由4%的上市公司創造,可見長線投資聚焦的公司不需很多,更重要的耐心發掘優質增長企業,並以高度集中的方式持有相關股份,務求帶來「全壘打」回報。

另一個歷史統計,引證投資時間越長,取得理想回報的機率越高。由1928至2018年的91年期間,S&P500指數有27%的年份是下跌;若以連續三個年份回報看,下跌機率降至17%;若以連續十個年份回報看,下跌機率更降至6%。

縱使口說是做長線投資,不少投資者喜歡估算股價走勢作買賣,希望取得價差盈利,但過往經驗告訴我們,投機股價行為長線大多情況是零和遊戲,甚至更差。進行長線投資,把握買賣時機其實不大重要,有統計由1966至2018年的53年期間,若果於S&P500的最初投資額為$10,000,每年再投資$1,200,投資者A很本事,每年皆把握到全年最低位投入$1,200;投資者B很無奈,每年皆於全年最高位投入$1,200;投資者C則每年皆規律地在全年一開始便投入$1,200,結果三者最終回報分別並沒有正常想像般大,投資者A及投資者B的回報差距只有15%。

因此,我們認為長期投資的真正風險並非股價波動性,而是選股能力,若果投資的企業基本面已發生永久性變化,或投資論點被証僞,投資者的資本將被永久性減值,這情況下時間不會幫得上忙。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中原博立

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