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阿里健康(241)及平安好醫生(1833)的股價抑壓劑?!
(繁) 先分析阿里健康(241)11月尾公布的上半年業績。上半年收入按年升119%,佔整體收入83%的醫藥自營業務按年升115%,佔整體收入13%的醫藥電商平台業務按年升140%,預期增長仍在高速賽道,集團可享有更大的規模效應。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8.2%下跌至25.1%,而各項開支佔收入比率則下跌,相對抵銷影響。撇除股權激勵費用等經調整後利潤淨額按年升1229%至1.40億,上半年經調整後利潤淨額率為3.4%,和去年度下半年相約。經調整後利潤淨額於前年度下半年已轉正數,因此股價亦自公布前年度全年業績後擺脫數年低潮,股價至今雖上升逾倍,但中間仍見反覆,盈虧表外,還需要關注什麼?
(繁) 集團的營運活動現金流自去年度上半年已錄正數,並穩步上揚,可是因包括收購的資本投資要求持續高企,造成每年以十億元人民幣計的資金缺口,去年度配股集資106億港元,銀行借貸增加17億元人民幣,今年度也配股集資22.7億港元,攤薄股權外,也增加了借貸比率。兩次配股也壓抑股價升幅,因公司仍處擴充期,相信集資仍會繼續,不過若新投資能產生效益,更勝資金成本,股價走向仍會正面。如果投資者不喜歡經常有集資需要的公司,阿里健康便非他們那杯茶。
(繁) 提起阿里健康,自然會想起同業平安好醫生(1833),看其2018年度全年業績,撇除金融資產及定期存款相關項目,資本投資於過往兩個年度分別是14億元人民幣及1,300萬元人民幣,於今年中現金、定期存款及金融資產共96億元人民幣,無負債,短期集資需求不大,有超大型收購則另計。集團的營運活動現金流持續負數,去年度全年仍高達10億元人民幣,營運上仍處燒錢階段,比方面比不上阿里健康。不過,其內部人士及管理層近月分別沽股套利,才是壓抑股價上升的原由,不過如阿里健康般,若相信其規模及業績持續增長,在互聯網醫藥行業各佔山頭,未來回望這些股價抑壓劑時也只是小事一樁,遲些有機會再分析此兩間公司的前景。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平安好醫生(1833))
簡志健 Michael(紅猴),證監會持牌人士,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