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閱覽人數: 2639

落下神壇的教育股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周一晚美股時段,全部教育中概股急瀉,主要是網傳北京市海淀區教委當日開會,隨着新的「雙減政策」(即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和「未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出台,最晚7月底會有「假期不讓上課」、「培訓機構不讓上市」、「不讓做廣告」等「三不」政策。執筆之時,雖然傳聞暫時被證僞,一衆教育股又急速反彈;但暫時我們未能確實知道最終監管細則會如何落實,而中央密切關注教育配許行業已是不爭的事實,投資者宜慢不宜急,應先待政策落地後再部署。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於5月2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其中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儘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全面壓減作業總量,降低考試壓力。會議強調,要全面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藉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要明確培訓機構收費標準,加強預收費監管,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不能讓良心的行業變成逐利的產業。要完善相關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訓機構。

中央的表態無疑是對校外培訓機構的一種精準打擊,而整個板塊除了受政策風險衝擊外,本身市場競爭風險大增也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吸引力。據市場數據顯示,單是2020年一個暑期,前十大在線教育企業營銷投放高達百億元,人均獲客成本超過3000元/人。整個市場競爭極度白熱化,好未來、新東方、猿輔導、作業幫、高途、還有一大堆規模較小的在線教育公司、區域性公司,這場K12教育的戰事還在中場,投資者意識到公司投放費用越來越高,ROI越來越低。多家教育公司盈利看似遙遙無期,財報上均錄得龐大虧損。當翻開美股13F的持倉報告,知名投資機構如高瓴資本、景林資產等在今年首季已全部賣出/大幅減倉教育股,也側面印證投資市場對教育行業的改觀。

不過,從來機會也是跌出來的。我們在教育行業顯著回調後會慢慢重新留意其投資價值,當然我們也會耐心等待所有監管政策出臺,進一步看清情況才下手。但是,我們認爲中央目標不在於要弄死整個教育培訓行業,畢竟全國保守估計至少百萬家培訓機構,從業人員數千萬,每年解決大量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政府沒有意願對全行業用一刀切式的取締。況且,現在龍頭企業佔有市場的份額依然很少,長遠還是應該鼓勵市場整合,從龍頭公司起帶頭規範監管才是良策。只要高考存在,教育培訓的需求對於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還是客觀存在的。今天的監管,或許會換來行業短期增長放慢,但是長期集中度有機會提高,競爭層面不再是天量的廣告,而是更多是專注在提升學生素質或成績上,競爭變得更加有序,不是更利好行業長期發展嗎?

作者洪龍荃,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並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中原博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