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閱覽人數: 983

Tesla 是否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周的其中最觸目新聞,便是有報導指 Apple (AAPL) 退出進行近十年的電動車研發。這個對 Apple 而言,轉往發展集中最具優勢的業務,未嘗不是好消息。其實近日不少車廠發展電動車的計劃受挫, 傳統車廠如 Ford (F) ,General Motors (GM) ,及平治等,以及新興的電動車廠如 Rivian (RIVN),Lucid (LCID) 等相繼縮減及推遲電動車生產計劃。這些消息反映出,電動車生產要達致規模經濟並不容易。目前的困局是,很多電動車生產商,目前無法子實現付運量的高速增長,但無足夠的付運量,又無法達致規模經濟效益以取得競爭優勢。以目前行業發展看來,此消彼長下,Tesla (Tesla) 和比亞迪(1211)以及少數的中國電動車廠競爭優勢更趨鞏固。

根據 Morgan Stanely 的研究報告,機構性投資者嚴重看淡 TSLA: 60% 基金經理認為今年將持續跑輸標普500指數,認為會跑贏指數的只得26%。此外,75% 受訪者認為今年的股價底部未見。傳統的智慧是,大多數人看淡,便應該用逆向思維看好。這個能否應用在 目前的TSLA 上呢? 至少從上述新聞看,Tesla 在電動車的競爭優勢更形鞏固,早年大家擔心的競爭加劇並不成立,競爭環境出現微妙的好轉。至少在其他車廠無力增產電動車之下,TSLA 在100%毛利潤上減排炭收入是有上行空間。

基本分析的再進階,便是要了解市場上的參與者在看及想什麼,而他們又有沒有看漏什麼,即有沒有盲點? 對 TSLA 而言,大多數機構性投資者仍以傳統車廠的角度看等,即他們會看重付運量及平均價等 KPI (關鍵績效指標)。電動車短期前景不明朗,今年的電動車付運只得溫和增長,這個己廣泛在市場預期之內 。

但同時間 TSLA 的有潛力業務很多,公司本質上是綜合電動車/新能源/AI 公司,很多業務的價值尚未被市場充份定價:Optimus 機械人應該要數年後才能實現,惟可見將來可以變現的催化劑仍有不少: (一) 以類神經網路的FSD (full self driving) v12 版本,被網友視為出現突破性進展; (二) 隨著項目的完成,Megapack 儲電項目今年可望加速入帳, (三) 4680 電池今年有望加速量產, (四) 靠自身數據的電動車保險也是一個可能被低估的項目,(五)今年稍後應會發佈新一代平價電動車的研發進展。這些都尚未被機構性投資者充份發掘其價值,一旦上述其中一項有明確進展,提升對其盈利預期; 市場便不再純以電動車角度看待其估值,TSLA股價表現是可以脫胎換骨。投資者需要的便是多點耐性,等待上述催化劑的變現。

Disclaimer: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執筆之時,本人持有 TSLA。

中原翱翔

發表意見...